為什麼瘦子也會得糖尿病?亞洲人體質的矛盾。

白人跟亞洲人體質不同。從糖尿病流行病學來看,的確跟西方國家所認知的,有很大的差別。這稱之為亞洲人糖尿病的矛盾(The Asian Paradox)。

以下整理 Asian paradox 的幾個重點:

  1. 最主要的一點是,亞洲人即使在BMI小於25 的人身上,糖尿病的比例已經比西方人來得高。最近有一篇研究發現,居住在美國的亞裔人口也是如此。 這代表說,就算是體重正常的人,還是有可能患有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性與身體脂肪含量有相關,這又以內臟脂肪影響最大。亞洲人的體質傾向累積內臟脂肪。
  2. 亞洲人有比較多人是飯後血糖升高。一般健康檢查都只測空腹血糖。但是亞洲人即使空腹血糖正常,飯後血糖也許已經飆高。因此,我們的確要適當地檢測飯後血糖以及能夠顯示近3個月平均血糖的糖化血色素指數(HbA1c)。
  3. 亞洲人的糖尿病發生率:「都會區/高社經地位」大於「非都會區/低社經地位」。雖然台灣的統計不完全如此,但是這反映出亞洲地區因為後天精緻食物的影響所造成高糖尿病風險。

結論:

  • 亞洲人的糖尿病篩檢,不能只單靠空腹血糖。要適時地善用其他工具。
  • 即使是瘦子也不代表就不可能有糖尿病。最新一篇研究是建議BMI > 23的美國亞裔人都要進行糖尿病篩檢。

參考文獻:

  1. Hsu et al. Pathophysiologic differences among Asians, Native Hawaiians, and other Pacific Islanders and treatment implications. Diabetes Care 2012;35:1189–1198.
  2. Unwin et 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nd impaired fasting glycaemia: the current status on definition and intervention. Diabet Med 2002;19:708–723
  3. Hsu et al. BMI cut points to identify at-risk Asian Americans for type 2 diabetes screening. Diabetes Care. 2015 Jan;38(1):150-8.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