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不適暗藏玄機?小心潛藏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侵犯胃腸道黏膜的細菌。它並非人體自然存在的細菌,經感染後會分泌酵素破壞胃腸道黏膜表皮細胞,中和胃酸而存活於胃的環境。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常常會引發胃炎、消化性潰瘍、消化不良、嘔吐、腹脹等症狀,近年來更被歸類為胃癌的致癌因子之一。目前已證實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和胃炎及潰瘍一再復發或無法痊癒有密切的關係。

感染途徑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途徑迄今仍未有定論,但是推論由不乾淨的飲食、飲水和環境所引起。在較落後的國家地區感染率比先進國家高,年紀增加盛行率也隨之上升;台灣盛行率約50%左右。

檢測及治療

胃幽門螺旋桿菌檢測有很多種,其中以尿素呼氣試驗最為簡便。檢測發現為帶菌者,特別是本身有消化性潰瘍、自己或家人曾罹患胃癌,就有必要針對胃幽門螺旋桿菌進行投藥滅菌治療。胃腸機能障礙,消化不良症,或當找不到其他原因或是其他治療的成效都不佳時,也可以考慮服藥滅菌。

目前大部份之治療準則所建議之滅菌治療方法是由制酸劑(質子幫浦阻斷劑)、抗生素所組成之標準三合一或四合一療法。統計顯示,為期7-14天的滅菌療程可達90%以上之根除率。

飲食營養注意事項

治療過程中藥物可能引起嘔吐、拉肚子等腸胃不適的副作用。研究顯示補充服用益生菌可以減緩症狀,還可以透過競爭,輔助降低幽門螺旋桿菌的增長。抗生素會把「好菌」「壞菌」都一起殺除,建議治療期間早晚服用,療程結束持續服用幾週,讓腸道恢復好菌環境。

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萎縮性胃炎也會影響某些重要營養素的吸收,尤其是維生素B12。維生素B12在神經系統的健康、紅血球生成、脂肪酸代謝等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建議補充優質綜合維他命,確保攝取足量的維生素B12。質子幫浦阻斷劑也會影響仰賴胃酸吸收的礦物質,例如 鐵、鈣、鎂等。若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則要注意適量補充攝取這些礦物質。

後續追蹤

完成滅菌療程一個月後建議重做尿素呼氣試驗來確保治療效果。未來只要保持良好的身體免疫功能、透過健康飲食及生活型態培養自己的腸道好菌,就能有效預防再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