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排毒」,很多人腦海也許就會浮現群體挨餓、大量喝下奇怪綠色精力湯、進行某種灌腸或點滴治療。其實,身體有自然的排毒功能。我們的目標除了盡可能減少毒素的暴露,更重要是讓身體有效地排出不好的物質,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
每個人身體都累積了不同程度的毒素。有研究發現新生兒身上平均含200多種毒性物質,而健康的成年人則可能累積了600-700種有毒物質。代謝排毒失衡是很多疾病症狀的根本原因。目前已知許多退化性神經病變、慢性疲勞、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癌症、關節炎、消化道疾病及婦科疾病都跟身體毒素有關。
身體可以承受多少的毒素?
正常人體其實是可以承擔一定程度的毒素。然而,當這個量大於身體的負荷,我們就會感到不適,甚至引發疾病。生活環境中難免會接觸許多毒性物質,譬如空氣水源汙染、食物、居住建材、餐點容器、衣物等。腎臟、肝臟、腸道會盡力把它門轉換成無毒的代謝產物再排出體外,這就是人體自然的排毒功能。然而,若毒素累積過多,或是排毒功能效果不好,就會造成問題。
如何改善排毒功能?
有一些看似簡單的生活習慣,其實卻是影響身體排毒重要的關健。以下十個步驟能夠協助您增強自身排毒能力,避免慢性「中毒」。
-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身體需要足夠的水分來將不好的物質代謝及排出。每天提醒自己喝八到十大杯乾淨、經過濾的飲用水。
- 排便順暢一身輕。如果平常有便祕的習慣,可以嘗試每天吃兩大匙的亞麻仁籽粉、服用洋車前子、補充鎂(每日200-400mg)。目標一天至少一至兩次的排便,有效地活化消化道,讓毒素順暢排出體外。
- 蔬果五七九。每日攝取七到九份新鮮蔬果。可以特別多吃十字花科類(高麗菜、菜心、花椰菜等)以及含硫化物的洋蔥及大蒜。這類食物協助肝臟進行毒性物質的代謝。
- 規律運動。運動能夠加強體內脂肪酸的循環利用,增進毒素的排出。就算是輕柔的運動也能夠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身體體能。
- 汗水淋漓健康排毒。已有不少證據顯示每週至少流汗三次能夠有效排毒、減壓、改善血壓。可以選擇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稍喘出汗)、使用蒸氣室或泡溫泉。
- 睡眠足夠養精蓄銳。身體需要足夠的能量來進行代謝及排毒。每天至少有6-8小時的睡眠,讓身體適當休息。可以養成規律的舒壓好習慣,例如每天5-10分鐘的靜坐或呼吸練習,確保身體有效放鬆,不把今日的壓力累積至明天。
- 維持腸道好菌種。益生菌是身體的過客。服用期間,能夠暫時使腸道環境處在較好的狀態,改善腸道蠕動、腸黏膜免疫功能。這都是排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建議選擇至少提供100億以上菌落數的益生菌營養品。
- 減少暴露及接觸毒素。食物盡可能選擇有機、無毒、新鮮、當季。可以參考如何將低暴露在毒性物質的風險。
- 確保攝取重要的微量元素。肝臟代謝毒性物質需要的營養素包含維他命A、B群、C、E,鋅、銅、硒、錳等 礦物質。建議補充一個較完整、高品質的綜合維他命,讓身體有足夠的營養素來完全代謝。
- 偶而挨餓。間歇性斷食能夠讓身體稍微休息並加速一些毒素的排出。其實偶而執行簡易的斷食,也許就足以改善身體的代謝狀況。可以嘗試每週一次提早吃晚餐,然後隔天早上延後吃早餐,讓身體有12小時以上禁食的時間。有研究顯示這種短暫的斷食可能可以協助預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