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發炎反應竟然跟腸道有關?認識「腸漏症」。

「腸漏症」這個名詞越來越普遍,它到底是什麼呢?

雖然還未有明確的診斷標準,很多科學家認為腸漏症指的是腸道黏膜功能失常(Increased intestinal permeability),讓未消化完的大分子食物,從腸壁細胞之間的縫隙滲漏到血管裡。舉個例子,腸漏症患者吃了一顆蘋果,因為腸黏膜細胞間隙被破壞,沒有順利消化的蘋果分子從腸道滲漏到血液、淋巴液。這會引發身體製造用來攻擊、消滅這些入侵者的免疫球蛋白G(IgG)抗體,進而導致各器官慢性發炎的現象。

Leaky Gut

這些自體免疫反應,造成消化功能不適、腹脹、倦怠、慢性食物過敏、關節痠痛、皮膚疹、免疫疾病等症狀。

任何刺激腸黏膜的因素都可能引發腸漏。常見的原因有:

  • 藥物。酒精、阿斯匹靈、止痛藥物是常見刺激腸黏膜的藥物。
  • 便秘。慢性便秘會讓糞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加長,刺激腸道黏膜。
  • 飲食習慣。吃東西沒有細嚼慢嚥、胃酸不足,讓未完整消化的食物分子跑到小腸。
  • 腸道菌叢。精製飲食、慢性壓力、缺乏運動、抗生素的濫用,讓原本能夠保護腸道黏膜的益生菌被不好的菌叢取代。
  • 麩蛋白。小麥含有刺激腸道的麩蛋白。證據顯示即使沒有急慢性小麥過敏的人,只要攝入過量麩蛋白,仍會引起腸道黏膜受損。

腸漏現象很可能是多種疾病症狀的根本原因。可以嘗試透過急慢性過敏原、腸漏症相關檢測進行確診。然後再經由調整體質、飲食和生活習慣,改善腸漏現象,回到最佳消化功能狀態。

延伸文章:


DrF顏佐樺醫師及聯青診所團隊提供「腸道健康諮詢門診」。經由專業評估、檢測,協助從飲食及醫療級營養品,恢復健康消化功能。(聯青官網


參考文獻:

  1. Fasano A. Leaky gut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Clin Rev Allergy Immunol. 2012 Feb;42(1):71-8.
  2. Fasano A. Zonulin, regulation of tight junctions,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Ann N Y Acad Sci. 2012 Jul;1258:25-33.
  3. Simrén M, Barbara G, Flint HJ, Spiegel BM, Spiller RC, Vanner S, Verdu EF, Whorwell PJ, Zoetendal EG.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 Rome foundation report. Gut. 2012 Jul 10. PubMed PMID: 22730468.

慢性發炎反應竟然跟腸道有關?認識「腸漏症」。 有 “ 4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