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錯讓你病從口入?認識食物不良反應。

很多人對某種食物敏感,排除不吃該食物以後,才赫然發現原來身體可以如此的輕鬆自在。許多慢性症狀可能是由各種食物不良反應,所誘發或加重,但卻經常被忽略。統計顯示,避開這些「問題食物」後,約5-7成的人在2週後,多種慢性症狀都得到減緩。

食物不良反應分3大類:

急性食物過敏(allergies):急性過敏是我們較為熟知的食物不良反應。吃下食物後,立即出現皮膚癢疹、嘴唇紅腫、甚至休克等。這些嚴重症狀是因為體內針對這類食物的蛋白,產生了免疫球蛋白E(IgE)抗體。八大常見的食物過敏有:小麥、牛奶、蛋、帶殼海鮮、花生、黃豆、堅果。但因為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體質,任何食物都可能產生過敏反應。

慢性食物過敏(sensitivities):慢性食物過敏(或更合適的說法為「食物敏感」)反應則會延後數小時甚至好幾天才出現。這些反應經常是因為腸道黏膜功能失衡(例如腸漏症),而誘發身體對這些食物蛋白形成免疫球蛋白G或A(IgG/IgA)抗體。症狀非常多元,但不如急性過敏那麼立即、強烈。以下症狀都有可能與慢性食物過敏有關:

  • 消化功能異常
  • 頭痛
  • 慢性鼻炎
  • 異位性皮膚炎
  • 痤瘡
  • 疲倦
  • 憂鬱
  • 情緒不穩
  • 濕疹
  • 關節疼痛
  • 肥胖

食物不耐症(intolerances): 食物不耐則是對食物中某種化學物質產生的不良反應(例如味精或組織胺)。它亦會出現在人體缺乏代謝某種食物的酶時(例如,乳糖不耐症者,因缺乏代謝乳製品裡的乳糖,而造成腸道不適)。若為後者,很可能在攝入大量該食物時才會引起症狀(乳糖不耐者可以喝少量牛奶,但只要量多就可能腹瀉腹脹)。

如果我們每天吃同樣的食物,對於這些食物的敏感性會增加。持續攝取引起不良反應的食物,腸道消化及吸收功能就會受影響,也很可能因此造成整體免疫功能失調。

進階急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可以協助找出常見的急慢性過敏食物。然而,「食物排除飲食法」仍為食物不良反應的黃金診斷標準。其實,藉由了解及有效避開這些食物,然後進行適當的腸道修復好習慣,身體就有機會回到最佳的健康狀態。


DrF顏佐樺醫師及聯青診所團隊提供「腸道健康諮詢門診」。經由專業評估、檢測,協助從飲食及醫療級營養品,恢復健康消化功能。(聯青官網


延伸文章:

吃錯讓你病從口入?認識食物不良反應。 有 “ 4 則迴響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